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高校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主阵地,肩负着以体育智、以体育心、以体育人的时代使命。近年来,沈阳工业大学聚焦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这一关键目标,不断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建立了完善的群体竞训管理体系,深化体教融合,构建了课程筑基、训练注能、赛场铸魂、全员逐梦“四位一体”协同发力的全链条育人体系,切实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达到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的,培育出全员参与的体育文化生态。

不久前,沈阳工业大学女篮在第27届中国大学生篮球二级联赛女子总决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斩获全国第四的佳绩。这只是沈阳工业大学体育育人成果的缩影——男篮CUBAL北区赛冠军、女足“省长杯”冠军、男排和女子沙排全省冠军、羽毛球混合双打省冠军、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冠军……近年来,“夺冠”“突破”是沈阳工业大学体育工作的热门词,尤其是“三大球”项目捷报频传,赛场上的最好成绩被不断刷新,荣誉室不断“上新”,这源于学校因势利导提升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学校坚持构建课程筑基、训练注能、赛场铸魂、全员逐梦“四位一体”协同发力的全链条育人体系,着力打造“以体育志、以体育智、以体育心、以体育人”的育人范式,推动体育教育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
课程筑基 增强课堂教学“热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沈阳工业大学聚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把体育和德育、智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体育作为“练体能”的竞技场和“炼品格”的大课堂作用。
学校持续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围绕“体能提升、技能掌握、人格塑造”三个核心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将体育课程作为育人阵地之一。“我是南方人,学校开设的滑冰课,让我学会了这项炫酷的冰雪运动,现在我已经能在冰面上与自然共舞,感受自由和快乐。”学校的冬季滑冰课已经持续开设60余年,去年冬天,来自云南的廖同学在体育课上“解锁”了新技能。
经过多年实践,学校构建了多元化的体育课程体系,除了传统的田径、球类等基础课程外,还开设了武术、瑜伽等特色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将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健康管理等内容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的同时,了解体育的文化内涵和健康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学校采用小组合作、个性化教学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堂中有所收获。
学校深化体育教学研究,致力构建科学化、专业化的体育教学体系,将运动科学、训练学、健康管理等专业知识融入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通过教与学的深度互动,引导学生不仅“会练”,更要“懂练”,提升了教育教学效果,实现了教学相长。同时,学校坚持科教融合,将最新的体育科研成果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我们的课题多数是从实际教学和训练中得来,科研结果直接反哺教学,一些新技术应用于体育代表队体能测试和训练中,为代表队提供技术支撑。”校体育部主任王宏俊介绍。
训练注能 关注学生兴趣“热点”
在体育竞技项目设置中,学校根据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组建各类高水平运动队,并配备专业的教练团队进行指导,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为学生提供系统专业的训练。
训练过程中,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比赛让我深刻地领悟到,唯有团结协作,方能勇攀高峰。每一次得分,都需要每一位队友倾力合作。”校男子篮球队郭同学说。在日复一日的训练和激烈的比赛磨合中,队员们早已凝聚一心,场上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彼此就能心照不宣,默契配合打出精妙战术。“正是这种深入骨髓的团结精神,给予我们克服困难、不断向上攀登、在赛场上克敌制胜的真正实力与底气,也展现了我们这支队伍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青春风采。”这种精神不仅成为队员们在赛场上克敌制胜的关键,更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磨砺了学生的意志,助力他们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此外,学校还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上深入钻研、发挥特长。对于有特殊体育天赋和潜力的学生,学校提供专门的培养计划和资源支持,帮助他们在体育领域取得更高的成就。同时也积极引导学生将体育兴趣与未来职业发展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就业指导和培训,拓宽学生的发展道路。学校还注重将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与所学专业结合起来。“教练一直鼓励我们把科研方向和体育运动相结合,在运动和训练中也会得到很多灵感。”校乒乓球队的博士生许同学就读于材料专业,眼下,他正不断改进自己研发的一种可以应用在滑雪板上的新型材料,提升滑雪板性能。
赛场铸魂 拉升体育锻炼“热度”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比赛不仅为校园生活增光添彩,更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递着拼搏奋进的人生态度,成为塑造坚韧品格的重要课堂。
在第27届中国大学生篮球二级联赛女子总决赛中,队长高同学的胳膊几次脱臼错位,每一次起跳、传球对她来说都是意志力的考验。队员们体力透支仍然顽强拼抢、突破,咬着牙“一分一分追”的坚韧与团结,让所有观众为她们动容,完美诠释了沈阳工业大学“以体育人、锤炼意志”的理念。“除了训练,我们也常常约着一起去图书馆,考试前大家还会互相督促。”女足队长江同学今年大四,就读于电气专业的她已经获得了保送沈阳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攻读研究生的资格。很多队员以她为榜样,不仅赛场上奋力拼搏,学习中也力争上游。
为了让更多学生热爱运动,学校制作高水平运动队成长纪录视频,积极举办各种体育赛事,让全校师生深入了解获奖团队的先进事迹,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从每年的田径运动会到各种球类比赛,从校内的选拔赛到省级、国家级的竞赛,同学们踊跃参与,在赛场上挥洒汗水,收获成长。学校的“校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吸引了众多足球爱好者参与,学院各支队伍在比赛中激烈角逐。教职工们也积极参与各类赛事,教职工羽毛球团体赛、乒乓球比赛、教职工运动会等,他们在赛场上展现出的拼搏精神,也为学生树立了榜样。
这些赛事不仅是体育技能的较量,更是精神品质的考验。学生在赛场上锤炼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永不言败的精神,学会团结协作、相互支持,懂得了尊重对手、追求卓越。这些精神品质将伴随他们一生,助力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全员
全员逐梦 掀起人人运动“热潮”
冠军之花需要汗水浇灌,也要富含养分的土壤。学校不断完善校园竞技体育工作体系,注重培养学生体育特长,按照“发挥特长、分类培养、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序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完善校内体育竞赛制度建设。目前,全校共组建包括三大球在内共11支校级运动队,成立22个体育俱乐部和体育社团,打造校园赛事品牌,营造出浓厚的校园体育运动氛围,让更多体育运动项目在校园生根发芽。
科学的体育教育体系、专业的教练队伍、成梯队的人才培养、完备的器材设施……在沈阳工业大学,体育不仅意味着一项运动,也是一种爱好、一个与学生交流的桥梁、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精神已融入日常校园生活,清晨六点的沈阳工业大学环路已经有同学结伴晨跑,矫健的步伐,自由地奔跑,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傍晚八点的灯光球场亮如白昼,足球在绿茵场上划过美丽的弧线,运动的热情打破夜晚的寂静。校园里处处可见运动的身影,篮球场上破空声与呐喊声交织,排球场上的跳跃扣杀诠释着青春活力,田径跑道记录着挑战者的足迹,热血与激情、笑声与汗水充斥校园,体育已然铸就了工大人鲜活的生命力量。
近年来,学校在总结成功经验基础上参与制定了全国体质测试标准,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学生体质测试成绩连年攀升,2024年度沈阳校区14188名本科生参与体测(覆盖率达98.8%),总体达标率82.11%,实现五年连续增长!
“一二一……”校体育馆训练场地上,又传来同学们训练的呼喊声,迸发出澎湃的青春力量。与训练场一墙之隔,体育馆的“荣誉室”内,一个个冠军奖杯、奖牌,一张张奖状将整间屋子装潢得“金碧辉煌”,诉说着一代代工大师生传承体育精神、奋勇拼搏的动人故事,也激励着新时代的工大人,在人生赛道上勇往直前,续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