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瑜伽课程教学大纲
1. 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体育选修课程,系统传授瑜伽哲学、呼吸法和体式练习方法。课程融合传统瑜伽智慧与现代科学理念,通过体式练习、呼吸控制和冥想训练,帮助学生提升身体柔韧性、平衡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积极心理状态。
2. 课程任务
🧘掌握瑜伽基本体式、呼吸法和冥想技巧
🧘提高身体柔韧性、平衡感和核心力量
🧘学习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方法
🧘培养自律、专注和平和的心态
🧘理解瑜伽哲学与健康生活的关系
3.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 基本要求 | 学时分配 |
---|
理论部分 1. 瑜伽起源与哲学基础 2. 瑜伽解剖学与安全原则 3. 瑜伽与现代健康理念 | 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理解瑜伽内涵 | 2学时 |
实践部分 1. 基础体式(山式、树式、下犬式等) 2. 拜日式系列 3. 平衡体式与核心训练 4. 呼吸控制法(腹式呼吸、完全呼吸等) 5. 基础冥想与放松术 6. 体式串联与流动练习 | 正确掌握体式要领,能独立完成基础练习 | 30学时 (15次课) |
注:实践课程需穿着舒适服装,课前2小时内避免进食,自备瑜伽垫
4. 思政元素融入点
文化自信培养:通过瑜伽哲学中与中华传统文化相通的部分,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心理健康教育:借助瑜伽冥想和呼吸法,培养学生情绪管理和压力调节能力
和谐理念培育:强调身心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5. 考核内容与方法
考核内容 | 占比 | 评价方法 |
---|
专项技术 1. 体式展示(5个指定体式) 2. 呼吸控制法演示 3. 拜日式连贯完成度 | 50% | 期末实践考核+平时技术评估 |
课堂表现 1. 出勤与专注度 2. 练习态度与进步幅度 3. 理论理解与运用 | 20% | 教师日常观察记录 |
身体素质 (以大学生当年体质健康测试得分为依据) | 30% | 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 |
总学时:32学时(理论2学时+实践30学时)
备注: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包括BMI、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等。
特别说明:本课程尊重个体差异,考核以动作规范性和练习态度为主要依据,不鼓励过度追求体式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