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户外运动课程教学大纲
1. 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体育特色选修课程,系统传授户外运动的基本技能、安全知识和环保理念。课程涵盖徒步、露营、定向越野等基础户外项目,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户外生存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环境保护意识,同时提升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 课程任务
🌲掌握基础户外运动技能和装备使用知识
🌲学习户外风险识别与应对方法
🌲提高耐力、力量和适应能力等户外专项素质
🌲培养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
🌲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3.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 基本要求 | 学时分配 |
---|
理论部分 1. 户外运动概述与安全原则 2. 户外装备知识与使用 3. 环境保护与LNT原则 | 掌握理论知识,能运用于实践 | 2学时 |
实践部分 1. 徒步技巧与负重行走 2. 露营技能(帐篷搭建、营地选择) 3. 定向越野基础 4. 户外急救与风险应对 5. 绳索基础与简单攀爬 6. 户外团队协作训练 | 正确掌握技术动作,能完成基础户外活动 | 30学时 (15次课) |
注:实践课程需根据天气情况调整内容,必须穿着专业户外服装和鞋子
4. 思政元素融入点
生态文明教育:通过LNT(无痕山林)原则实践,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团队精神培养:在户外团队任务中强化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意志品质锤炼:通过户外挑战活动培养吃苦耐劳、永不言弃的精神
5. 考核内容与方法
考核内容 | 占比 | 评价方法 |
---|
专项技术 1. 户外技能展示(如帐篷搭建等) 2. 定向越野实践能力 3. 户外风险应对能力 | 50% | 实践操作考核+情景模拟测试 |
课堂表现 1. 出勤与参与度 2. 团队合作表现 3. 环保意识与实践 | 20% | 教师日常观察记录+同学互评 |
身体素质 (以大学生当年体质健康测试得分为依据) | 30% | 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 |
总学时:32学时(理论2学时+实践30学时)
安全须知:所有户外实践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范,购买户外运动专项保险。
备注: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包括BMI、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