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毽球课程教学大纲
1. 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体育特色选修课程,系统传授毽球运动的起源发展、技术特点和竞赛规则。毽球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竞技体育相结合的典型代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毽球基本技术,培养灵敏协调素质,传承民族体育文化,同时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体育竞技精神。
2. 课程任务
3.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 基本要求 | 学时分配 |
---|
理论部分 1. 毽球运动发展史与文化内涵 2. 毽球比赛规则与裁判法 3. 运动安全与损伤预防 | 掌握理论知识,理解毽球文化价值 | 2学时 |
实践部分 1. 基本踢法训练(盘踢、磕踢、拐踢、绷踢) 2. 发球与接发球技术 3. 进攻与防守技术 4. 单人、双人配合训练 5. 战术配合与比赛演练 6. 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 正确掌握技术动作,能参与对抗比赛 | 30学时 (15次课) |
注:实践课程建议穿着运动服和运动鞋,课前做好充分热身活动
4. 思政元素融入点
文化自信培养:通过毽球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团队精神教育:在双人配合和团队比赛中培养学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创新精神培养:介绍毽球从民间游戏发展为竞技体育项目的创新历程,激励学生创新思维
5. 考核内容与方法
考核内容 | 占比 | 评价方法 |
---|
专项技术 1. 基本踢法技术评定(盘踢、磕踢等) 2. 连续踢毽次数与稳定性 3. 比赛实战表现 | 50% | 技术测试+实战表现评估 |
课堂表现 1. 出勤与学习态度 2. 技术进步幅度 3. 团队合作表现 | 20% | 教师日常观察记录 |
身体素质 (以大学生当年体质健康测试得分为依据) | 30% | 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 |
总学时:32学时(理论2学时+实践30学时)
备注: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包括BMI、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等。
特别说明:本课程注重技术掌握与团队协作,鼓励学生在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同时发展个人特长。